16年前广州华鑫,应村民的强烈要求,一位事业蒸蒸日上的企业家回村参加选举,担任村干部。在他的带领下,16年间,一个负债4700万元的问题村、落后村,蜕变为村级净资产超7亿元、村级收入过亿元、村民年人均收入超10万元的“全国文明村”“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”,村党委被评为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大美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……
这位妙手生花的企业家,就是全国劳动模范,江苏万事兴集团创始人,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全兴。16年来,他始终坚守初心,以对党忠诚、对村民负责、对事业执着的精神,带领村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,以一个乡村为样本对“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”进行实践和探索,先后获得“全国十大最美村官”“敬业奉献中国好人”“为江阴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”等荣誉。
企业家变身“村管家”探路乡村振兴
“我是一名企业家,更是一名党员,为国分忧、奉献社会是我的义务,更是我的责任。”出生于山泉村的李全兴,早在20世纪80年代,就外出创业,从个体户发展到民营企业,再发展成为企业集团,专注汽车零部件、医疗器械生产销售,获得198项专利,医疗担架等产品,其设计、品质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,远销欧洲、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山泉村的村民们看到李全兴有能力、为人正派,纷纷到周庄镇党委请求,让他回村主持工作,带领大家脱贫致富。2009年,经组织考察和村民选举,李全兴挑起山泉村建设的重任。为了全身心投入村庄发展,他毅然将即将上市的企业交给他人管理,带领村民“二次创业”。
“村干部是仆人,村民才是主人!”上任首日,李全兴的表态掷地有声。连续7个昼夜走访后广州华鑫,他开出治村首剂“药方”:用企业化管理重塑村庄。
清资产:重新丈量土地、核查合同,从混乱账目中盘活300亩工业用地和500亩宅基地;定规则:推行村务公开制、村民议事制、民主理财制、民主监督制“四项铁律”;破积弊:三天修齐全村坑洼路,架起象征希望的“3.0版路灯”。李全兴带领村民充分发挥村集体的资源、资产效能,通过资产租赁、入股优质企业等多渠道增值增收,壮大集体经济实力,使山泉经济快速增长,搭上了新时代的高速列车。经过10多年的拼搏奋斗,彻底改变了山泉村经济薄弱的落后面貌,实现人均产出和贡献在全省领先,全村形成了汽车零部件、新型铝材、医疗器械、建筑装潢、环保印染等多门类产业。
不断满足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“发展经济的目的,是为了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!”当李全兴听到一位村民抱怨因住房困难导致儿子娶不到媳妇时,便下定决心建设山泉新村,“一定要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住上满意的房子!”
他创新提出“三置换”办法,鼓励村民“以房换房”,将分布在几个村落的农村住宅集体置换到山泉新村来,争取到市镇两级试点机会。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,专门邀请苏州设计院规划设计。不到3年时间,总投资3.8亿元、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山泉新村在碧波荡漾的山泉河边拔地而起,商店、剧场、卫生室、幼儿园、文化活动中心、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形成了10分钟生活圈。2012年,全村1350户、3300位村民全部入住新楼。特别贴心的是,每幢楼底楼都建有老年公寓,60岁以上老人可低租金入住,75岁以上老人免费享用,让老人和子女仅有“一碗热汤”的距离。
山泉村还建成了省级示范幼儿园,山泉村的学生读书有校车接送,村里一年级到初三学生的学杂费等由村委会承担,考上大学发放奖学金3000元,考上研究生发放奖学金5000元;村中有70多家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建有600平方米的山泉村卫生室,不仅能看病就诊,还能实现远程诊疗、专家定期义诊,每个村民都建有健康档案,年年有体检。每年给村民发福利,2024年发放实物福利1128万元,现金分红福利956万元。“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、劳有厚得、病有良医、住有宜居、老有颐养、弱有帮扶”的全生命周期温暖关怀,让村民过上了美好生活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李全兴还倡导并带头捐款,成立全市首个村级慈善基金会,2010年以来,已为345人提供援助105.5万元。他连续22年捐资助学,给250余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51.2万元。平时,遇到有村民生重病或家庭遭遇其他困难时,他总是及时出手相助。村民们由衷地称他是“山泉村的大儿子”。
让山泉村里长流“幸福泉”
“不能小富即安,只有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针对当地印染企业多而散的特点,李全兴反复调研、多方争取、精心谋划,提出建设“江苏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”的想法。园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定位,以“集聚集约、减排降碳、数字赋能、绿色生态”为目标,利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印染产业进行全方位、全链条的升级改造;对一般固废、印染污泥,利用专项技术进行无害化、资源化闭环处置;规划建设具有智能化功能的标准厂房,搭载污水处理、仓储物流、集中供应水电气热等相关配套设施,招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“拎包入住”。
机器轰鸣的工地上,脚手架与吊臂勾勒出工业风十足的天际线。目前,“生态智创园”一期工程建成面积5.4万平方米,6家企业已完成前期入园准备,二期工程17万平方米已启动建设。“到时,周边的印染产业会陆续搬到山泉村,真正做到国家、集体、企业、职工、村民多方得益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”李全兴兴奋地说,这里将是江阴纺织印染产业的生态绿岛工程样板,以及产业转型升级、集约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。
现在,李全兴正带领村民实施对全村域、全体系、全形态、全要素、全生命周期“五全体系”的系统规划,打造生态水系、清澈河道、观光农业,生产安全健康农产品,形成生态田园综合体,构建全村域的低碳、绿色、循环体系,让山泉村成为生产富民、生活富足、生态富氧的美好家园。
(江苏工人报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胡超 汤奇强)广州华鑫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