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人民网-重庆频道海通富配资
人民网重庆9月30日电 日前,杭州一女子因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导致悲剧的事件,再次敲响了公众对化学品安全的警钟。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化学品,如洁厕灵、消毒液、洗衣液等,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化学品如果使用不当或随意混合,也可能会引发中毒、皮肤灼伤等危险。
我们身边是否有“隐藏”的化学危险?若不慎接触该如何科学应对?人民网重庆频道、成渝发布医学科普栏目《听医生的话》,特别邀请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(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)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永义,详解日常生活中化学品的伤害预防与应急处理知识。
1.生活中有哪些易接触的化学日用品?
日常化学日用品主要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。酸性制品常见的有洁厕灵(含盐酸)、除油剂(含草酸、柠檬酸等)、除锈剂(含氢氟酸)等。碱性制品则包括肥皂、洗衣液、洗衣粉(含表面活性剂等)、厨房去油剂(多为强碱型)。
虽然合规生产的日用化学品在正常使用时,其浓度和配方已考虑安全性,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伤害。但如果出现不当使用,如长时间接触、高浓度误食或皮肤直接大量接触等情况,也有可能造成伤害。其伤害程度需结合接触时间、浓度及组织穿透力综合判断。
其中组织穿透力的差异尤为关键:酸性物质若不当接触皮肤,可能造成局部凝固性坏死;碱性物质若不当接触则可能引发局部液化性坏死,若未及时处理,可能渗透至较深层组织引起较重伤害。因此在使用时仍需注意规范操作,避免不当接触。
2.家用化学品中,有哪些绝对要避免的危险组合?
值得注意的是海通富配资,部分化学日用品混合后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,可能产生有毒物质或加剧腐蚀性。
84消毒液+酸性清洁剂(洁厕灵、除锈剂等):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,与盐酸、草酸等酸性物质混合会生成氯气。氯气是剧毒气体,吸入后可刺激呼吸道黏膜,引发咳嗽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导致肺水肿甚至有生命危险。
洁厕灵+漂白剂:二者本质均含氯系成分,混合后会增加氯浓度,同时可能因pH值变化加速氯气释放,风险与“84消毒液+洁厕灵”类似。
酸性清洁剂+碱性清洁剂:如洁厕灵(酸性)与厨房去油剂(碱性)混合,会发生中和反应,虽可能降低单一化学品的腐蚀性,但会释放大量热量,导致溶液沸腾飞溅,造成皮肤灼伤;部分反应还可能生成刺激性盐类物质。
王永义特别提醒市民,在使用日用化学品前务必阅读产品说明书,明确成分及禁忌,不同品类的清洁剂切勿混合使用。
3.不慎接触危险化学品应该如何紧急处理?
根据接触方式不同,应急处理方法可分为三类:
吸入有毒气体:立即脱离有毒环境,转移至空气新鲜、通风良好处,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出现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切勿剧烈活动,立即拨打120前往医院。
皮肤接触: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海通富配资,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10-15分钟(氢氟酸等特殊化学品需遵说明书用特定中和剂处理后再冲洗)。冲洗后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
误食:若患者意识清醒,可鼓励催吐,随后口服大量牛奶、食用油或蛋清,保护胃肠道黏膜,立即前往医院。如误服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如强碱、强酸不建议催吐,催吐可能导致食道二次损伤。
在前往医院时候,最好携带误食化学品的包装或标签,以便医生快速明确毒物类型并针对性救治。
4.哪些化学品会带来迟发性伤害?
迟发性伤害是指接触化学品后初期症状不明显,但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全身或局部损害,这类化学品需特别警惕。
如氢氟酸虽属酸性物质,但具有极强的组织穿透力,类似强碱的液化性坏死特性。接触后局部可能仅出现轻微红肿、疼痛,易被忽视;但氟离子会迅速渗透至深层组织,与体内钙离子、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,导致全身低钙血症。低钙血症可引发肌肉抽搐、心律失常,严重时直接导致心脏停搏,危及生命。
另外,部分有机磷农药中毒后,可能在急性症状缓解数天至一周后,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,表现为肢体麻木、无力、肌肉萎缩等,严重影响运动功能。
因此,在接触危险化学品后,纵使当时没有不适也不要放松警惕,需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,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。
5.生活中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品
尽管日用化学品浓度多在安全范围,但仍需做好防护。在操作洁厕灵、消毒液、除锈剂等化学品时,佩戴一次性手套、口罩,必要时戴护目镜;穿着长袖衣物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。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剂量、方法使用,不随意加大用量或延长使用时间。使用后及时盖紧瓶盖,彻底清洗手部。
另外,在厨房、卫生间等密闭空间使用化学品时,打开门窗或开启排气扇,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。
安全无小事,重视日用化学品的科学使用与防护,才能真正远离潜在危害。
王永义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(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)供图
本期内容指导:
王永义,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、院级医疗顾问。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海通富配资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中毒救治专家组成员,中华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委员。(胡虹、施懿)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